笔迷楼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楼 > 下雨天我会想你 > 第14章 第二场雨

第14章 第二场雨

余澄还是没有立刻做下决定。

她决定先把选科的烦心事抛在一边,先把后面的几次考试好好考了。

先踏踏实实地走好眼下的每一步。

到时候,时间自然会给出答案。

转眼间就到了四月。

万物苏新,春风和煦。

离高考只剩下不到两个月的时间。

晚自习前,余澄去语文老师办公室拿老师批改完的作业本。

她和往常一样路过拐角处的光荣榜。

却见那里并不复往日的安静。

而是聚满了人。

高三的男生们互相追逐着,嘴里还止不住叫着——

“把我照片还我!”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不还,你来追我啊!”

“来来来,把他照片扔给我!”

“哎呀,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天各一方了,把你照片送给兄弟做个念想呗!”

“靠,我的照片又被谁拿了?别弄丢了!”

“不是我,我可没拿啊!”

余澄停下了脚步。

她在吵闹的学长们艰难穿梭,最终还是顺利接近了光荣榜。

玻璃框里的照片少了好多张。

应该是他们在追逐打闹,互相把照片抽下来逗别人玩。

明明大家都是快要成年的年纪,却还这么幼稚。

可能是因为,这是在他们在学习高压之下,极少能拥有的快乐吧。

余澄眼光迅速略过一行又一行照片,还是没忍住锁定了那张照片。

最中间的贺颂之。

光荣榜的照片已经不知不觉换过新的一批了。

这次光荣榜上的贺颂之,头发比上次的长了一些,刘海温顺地靠在额前。

或许是学习太忙,没时间剪头发。

皮肤也白了许多。

应该是整天在教室学习,不见天日。

她眼神在上面停留了一会儿。

直到七点十分的高三晚自习铃声响起。

男生们一哄而散,纷纷往各自的教室走。

场面一度极为混乱。

余澄也反应了过来,继续往语文老师办公室走。

拿上作业本,她心不在焉地踏上返程。

路过文一的时候,没忍住往里面看了一眼。

贺颂之正背对着她,在给班里的同学分发练考的答题卡。

好久没看到他,他似乎又清瘦了一些。

一个离他很近的同学恰好与余澄的视线对上。

两个人尴尬地对视。

余澄怕贺颂之发现自己,连忙跑了。

这一跑,就跑到了那个拐角处。

她喘着气,平复呼吸。忍不住地胡思乱想。

其实,被发现了又能怎么样呢。

往路过的班级看一眼,这种行为很正常吧。

是她自己心里有鬼。

刚刚还热热闹闹的拐角,此时已经冷清了下来。

余澄的眼睛又不自觉地落到光荣榜上。

一通胡闹之后,上面的照片也回来了不少。

却还是有几个玻璃框里是空白的。

或许是有人藏起来,还没还回来。

又或许...在他们打闹的时候,照片已经丢了。

余澄脑海里忽然产生了一个荒唐的想法。

快要高考了。

即使一个班的同学,都会有离别的伤感。

那...她和贺颂之呢?

他们以后,是不是就再也没有见面的机会了......

一股莫名的冲动涌上她的心头。

余澄环顾四周,确定没有人之后,深吸一口气。

把手里抱着的作业本放在地上。

右手迅速地把贺颂之的照片从玻璃框里取了出来,小心翼翼地装进校裤兜里,避免压皱。

在寂静的楼道里,她自己只能听到自己心跳激烈的鼓点声。

沉重有力地砸着自己的心房。

久久回响。

余澄弯下腰,从地上抱那沓起作业本。

直起身子,往回走的那一瞬间——

楼道里忽然飞奔来两个男生。

应该是刚刚打完球,急匆匆往回跑的。

他们身上带着淡淡的汗水味。

“卧槽,今天理综之夜啊。咋办,做题要做不完了!”

“刚才那局打的太猛了,忘了,靠!”

直到他们的身影消失在楼道,余澄方才长舒一口气。

差点就被发现了。

好险。

“真是太险了,又差点没做完题!”

贺颂之的同桌抱怨道。

十点钟的铃声刚刚响起。

第二节晚自习下了。

一中在高三下半学期有一个沿袭已久的传统。每周三晚上的晚自习都是“文综之夜”“理综之夜”。学校会拿出一份高考模拟真题,让同学们做。做完后自己批改。

贺颂之拿着红笔,一边对照着刚发下的选择题答案打对勾,一边回应着同桌。

“你可以精简点,没必要想到什么都写上去。应该时间就能充裕点了。”

同桌叫道:"哎呀,多写点说不定就能多几分,多几分说不定就能高好几名,高好几名学校档次可就不一样了啊!这是我的策略......"

许多男生在铃声响起的那一刻就如脱缰的骏马一般冲了出去,继续玩互相藏照片的游戏。

高强度、无止尽的两个半小时的书写,把人压抑的实在太狠。

贺颂之拍拍同桌的肩:“走吧,咱们出去透口气。”

他们走到教室外面,注意力不自觉地就放在了嘈杂的转角处。

贺颂之的同桌是个一心扑在学习中的腼腆男孩,小声道:“他们...还挺活泼的。”

贺颂之笑道:“都是人之常情。”

再没有点发泄情绪的地方,人说不定会被逼疯。

他还在那嬉闹的人群里,还看到了他好几个好朋友。

周季青向他跑了过来,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兄弟,你照片也没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贺颂之倒是很淡定:“没事,一张照片而已。”

他双手插着兜,神色散漫道:“能让你和更多人开心,我还挺荣幸的。”

甘南寻:“......”

回家之后,余澄把贺颂之的照片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

想了想,她还是把这张照片放到了她的文具盒最底下压着。

她的文具盒底部,压着许多小纸条。

只要没有人特意翻,应该是看不见的。

她把他的照片当作是自己的一道护身符。

有它在身边,心里好像就安宁了许多。

这学期的期中考试中,余澄考出了班级纯理科第六名。

韩康安找她谈话:“余澄,只要你保持住现在的成绩,进松陵大学是完全没问题的。我还是劝你最好别去学文。你现在理科又不差。还是多为自己未来想想吧。”

松陵大学是松陵本地最好的学校,在985大学里也能够排在前列。

但余澄却不太满足于这个结果。

她真的不想一辈子呆在松陵这一个城市。

趁着年轻,余澄想去更大的城市闯荡闯荡。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为自己拼一个可能性更多的未来。

另外,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她好像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对理科没什么太大兴趣。

贺颂之对她说的话,她也不是没听进去。

自己也有在网上查了查各个专业的基本情况。

结果就是,即使不学历史,她更想学的也是中文、哲学等人文科学相关专业。能接受的最低限度是社会科学相关的学科。对于理工科,她真的喜欢不了一点。

余澄对韩康安乖巧地点头。

表面上认真在听。心却早已在不知道什么时候飞到了家里——

她迫不及待地想去和甘茯苓聊聊。

“和我聊聊?”

甘茯苓刚回到家,放下包,还没坐下。就看到余澄走出房间,说要和她谈心。

“嗯。”

余澄没有回避她的视线,迎了上去。

她们肩并肩坐到了沙发上,余澄这才开了口。

“妈妈,这件事我想了很久了。眼见离分科就只剩下一个多月,我还是想把我的心里话说出来。”

“我想选文。”

甘茯苓冷冷道:“余澄,你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是吗?”

“我让你选理科是为了你好。”

余澄没有被她吓到。

她看甘茯苓的脸色,知道她并没有特别生气。

只是余澄还从来没有和她提过这件事,她一时接受不了而已。

余澄站了起来。

“妈妈,我理解你的心情。但是,我真的不想选一个不喜欢的专业,做不喜欢的工作。一辈子就这样莫名其妙过去了。”

“我这段时间,也认真思考过了,想选文真的不是一时冲动。我是觉得,如果我学了文科,应该能去一个比松陵大学更好的学校。而且,还能做自己热爱的事情。”

甘茯苓看着她,没有发火,但一脸疲惫:“你是忘了前车之鉴吗?余澄,我只有你了,我不想你再出什么意外......”

余澄摇了摇头:“我不敢忘,也不能忘。妈妈,我想好了。当年爸爸学的是考古,实操性强,所以才会出现意外。我想学历史,不做实地工作。会尽可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

甘茯苓沉默了片刻,又看向她:“你......真的想清楚了?”

余澄点点头:“妈妈,这是我自己的人生。我希望自己未来在回想自己的一生的时候,不会觉得过的稀里糊涂。”

甘茯苓皱着眉头,起身回了自己的房间:“你让我先静一会儿。”

半个小时后,她走出房间,摸摸女儿的头:“从你小的时候开始,我就知道,你和你爸爸一样,是喜欢风花雪月的人。”

终于主动提起了余梁。

余澄也陷入了回忆之中,不自觉地微笑:“那个时候,我们俩呀,一有空就出去跑。走到哪儿,爸爸就顺手写首打油诗。让我随便改几个字。住的地方可以很烂,但景总要看最好的。”

甘茯苓接她的话:“那几年我忙着升职,也没什么时间陪你们。有大半的时间都是你们父女俩去的。现在想想,还真的觉得很遗憾。”

余澄微笑:“妈妈,我心里一直都有爸爸。所以,我想把爸爸的路继续走下去。”

余梁是一名考古学家。在三年前对丝绸之路上一处古老遗址的考察中,他的团队遭遇了沙尘暴。

尽管收到了天气预警,但由于对遗址的考察进入关键阶段,余梁决定带领团队尽快完成手头的工作后再撤离。

然而,沙尘暴的猛烈程度超出了他们的预期,强烈的风力卷起大量沙石,不仅让队员们难以行走,还破坏了他们的通讯设备。

在混乱中,余梁为了救一名被沙石击中而受伤的年轻队员,不顾自身安危,奋力将他拉到一处相对安全的地方。

但就在这时,一根被风吹断的枯木枝在狂风的裹挟下,狠狠地砸向了他。

尽管队友们迅速进行了简单的急救,并试图与外界取得联系,但由于沙尘暴的影响,救援队伍无法及时赶到。

最终,余梁因伤势过重,在沙漠中不幸离世。

从那天开始,这个家庭就摇摇欲碎,不堪一击。

甘茯苓看着女儿与丈夫相似的面容,不自觉地叹了口气。

算了,孩子的路,还是让她自己走吧。

她看了看余澄,终于下定决心:“我同意了,不逼你。你去做你爱做的事吧。继承爸爸未完成的遗志也好。只是,一定要注意安全。”

手指抚上女儿的面容,甘茯苓又开了口,语气里全是温情:“如果未来受挫了,碰壁了,也不要走牛角尖。要是受了委屈也实在忍不了,那就回家吧。妈妈永远是你最坚实的依靠。”

余澄望向甘茯苓。母女俩虽表面上一个强悍一个温软,骨子里却有着相似的坚韧。

虽然离分离还有两年,她却有些先知先觉的伤感。

她郑重向甘茯苓点了点头:“谢谢妈妈理解,我一定会努力的。”

和甘茯苓沟通好后,余澄感觉自己的心里像是卸下了一块石头。

得到了妈妈的认可,她也确实,没有什么其他好怕的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她认真听没什么人听的文科课。

同时,理科科目也不懈怠。

第二次月考里,余澄第一次跃入班级前三名。

韩康安对她说:“余澄,你期末考如果按这个态势保持下去,是可以被调进最重点的那几个班的。”

余澄向他微笑:“不用了,老师。我已经决定好要学文了。”

韩康安讶异道:“余澄,你真的想好了吗?”

余澄坚定道:“嗯,想好了,不后悔。”

见余澄太过坚决,韩康安也没有再说什么劝阻她的话。

他笑笑:“那老师就祝你以后,一帆风顺。”

高考前的一个月,学校给高一同学们分发了明信片。

裴凌站在讲台上,交代上面布置下来的任务:“大家都在明信片上写一些加油的话。到时候一个班收齐后会分发给高三的同学们。”

他想了想,又罕见补充了一句:“都好好写,别敷衍,务必认真。学长学姐们十二年的奋斗都是为了这一场考试,真的很不容易。”

台底下有人叫道:“班长,那咱们班的明信片会交给高三哪个班啊?”

裴凌解释:“咱们班人多。到时候明信片会一部分给理二十四,另一部分给文一。”

余澄猛地抬起了头。

文一!?

也就是说,自己的明信片,有可能,会递到他的手上......

明信片发下来之后,大家都纷纷开始动笔。

一时间,刷刷的书写声将其他一切声音掩盖。

余澄沉思了许久,最终,才一笔一划地写下了最衷心的祝福。

不管是对他,还是对其他学长学姐。

“亲爱的学长/学姐:

盛夏蝉鸣时,愿笔尖能够绽放所有期许。

愿你经历万千,归来还是那个最珍贵的自己。

你的努力一定不会被白费!

—高一(13)班余澄”

松陵一中每年高考时都会被用来作为考场。

因此,高一高二的学生在高考前的一天就会放假,给学校留出时间布置考场。一直到高考结束后才返校。

六月六日上午,余澄和董茵把抽屉里的东西清空,全部塞进教室后面的柜子里。直到把桌子和抽屉都收拾的空空荡荡,才被允许背上书包回家。

董茵兴冲冲道:“太好啦,这可是好几天的小长假呢!真的好幸福啊!”

“这几天,除了写作业,剩下的时间里我都要呆在家里好好玩手机!”

她看向余澄:“余澄,假期还蛮长的欸,你打算出去走走吗?”

不知什么时候,余澄的眼睛,落在了教室最后,放在空调上的那盆郁郁葱葱的绿植上。

她轻声说:“我确实打算,去一个地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