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楼 > 被病娇太子偏执宠爱 > 第28章 第 28 章

第28章 第 28 章

安景王与姜泽语一同看过来,随后两人转开了脸。

像是随意扫过来的。

应子清却觉得,这种看到认识的人,又装不认识的举动,太欲盖弥彰。

演技太差!

不过,周围人声鼎沸,宫女太监捧茶奉果,穿梭席间,没人注意到他们。

应子清趁着空隙,偷偷打量传说中的庆帝。

今日饮宴,庆帝穿着明黄衣衫,坐在最高最瞩目的位置上。

庆帝瘦弱高挑,披了张厚实严密的熊皮,任谁一看,就知道他患有沉疴宿疾。虽然面有病容,可他长得眉清目朗,与安景王有几分相似,年轻时,必定是位风度翩翩的美男子。

唯有一双寒眸,深不见底,若是对上他的视线,定叫人不寒而栗,与刘之衍如出一辙。

不愧是父子。

应子清忍不住在心里点评,如果说安景王比起一个真正的帝王,还缺点什么,那就是那双仿佛参透一切的寒眸。

这一点,反倒是刘之衍更胜一筹。

皇亲国戚以及一些大臣,许久没见庆帝,此时拿出长袖善舞,左右逢源的能力,竭力讨皇帝欢心。又是高声祝酒,又是出席,走到舞台中舞剑,弄的席面喧喧嚷嚷。

不时宫女端着两三道小菜,从庆帝皇后还有太后那里,送过来。

刘之衍叫人给应子清弄了张小案,分给她一些菜肴。

小菜做得精致,面粉捏得丹顶鹤栩栩如生,仿佛振翅欲飞,应子清看了舍不得吃。

“怎么不吃?可是不合胃口?”刘之衍微微侧身,转过来同她说话。

“太可爱了,你看,它头顶还点了红膏。”应子清夹起一只小丹顶鹤,给他瞧,“做得跟真的一样。”

“?”刘之衍听不明白。

“都舍不得下口了。”应子清解释。

刘之衍沉默片刻:“你不喜欢做成小动物式样的糕点?”

应子清顿了顿,跟一个古代人聊可爱到不能下口的的话题,是有点鸡同鸭讲。他大概都不知道,什么叫“可爱”。

应子清摆摆手道:“算了,你别管我了,吃你的饭去吧。”

莫名被嫌弃的刘之衍:“……”

“子清,不如,试试我这道透花糍?”薛沛南手中端着白玉碟,朝这边走来。

“透花糍是什么?”应子清眼神一亮。

薛沛南在她身旁坐下,将手中的东西给她看。

碟中盛了枚晶莹剔透的糕点,做得跟雪中的梅花花瓣似的精巧。

“尝一尝。”薛沛南把糕点放在应子清的小案桌上。

应子清没客气,立刻伸筷子,夹了一块。

透花糍吃起来跟豆沙包一样,只不过御膳房的手艺太好,做得绵软细腻,入口即化。

“喜欢吗?我就知道,你们女孩子都喜欢吃这个。”薛沛南很得意,“所以特意拿过来给你尝尝。”

薛沛南注意到刘之衍在看他们,冲他行了一礼:“参见太子殿下,殿下万安。”

刘之衍看了眼薛沛南的白玉碟,又去看被冷落在一旁的丹顶鹤,脸色不太好,没作声。

“是吗?还有哪个女孩子喜欢吃?”应子清又夹了块,眨着一双大眼睛,望着薛沛南问。

薛沛南突然卡了下壳,没回答这个问题:“你喜欢就好。”

应子清看薛沛南的腰间,挂着枚福禄寿的小荷包,不论是上面青嫩秀美的颜色,还是花鸟图案,都像出自妙龄少女之手。

应子清像抓着什么小八卦,饶有趣味地打量薛沛南。

刘之衍咳了声:“子清。”

“干什么?”应子清回头。

刘之衍并没有什么话,但眼眸里的郁色,明显变深。

那眼神,看得应子清心里毛毛的。

薛沛南送碟糕点,打了招呼匆匆走了,宰相薛正源也在今天的宴席上,他不能离开父亲太久。

就这么两三句话打岔的功夫,宴会变了个话题。

庆帝举着酒杯,遥遥对着刘之衍问道:“衍儿,你怎么看待这个事情?”

宴会厅渐渐安静下来,所有人抬起头,看向太子。

刚刚薛正源在宴会上,说起边疆受摩罗侵扰的事情。

摩罗是西北的一个游牧民族,靠放养牛马吃饭,逐水草而居。然而遇到不好的时节,譬如今年寒冬,草原下了厚厚的大雪,冻死大批牛羊,他们打起了晋朝边塞城市的主意,掠夺粮草。

摩罗此族,生性残忍猖獗,每次掠夺,都会烧杀抢掠,死伤无数,极其野蛮。

此次,摩罗入侵一个叫边朔的城市,他们照例将城中子民蹂躏一番,然而收尾时,竟狂妄地烧了把火。

薛正源不能隐瞒战事,何况摩罗此次挑衅,前所未有,他只能赶在庆帝健康稍稍恢复的时刻,一一阐述,盼望皇帝处理这桩急事。

战争向来残酷无情,应子清听得心情沉重,可是,当众要刘之衍讲话,又是一桩难事。

应子清小声问:“你可以吗?”

刘之衍微微转过来,神色平静:“我好像找不到香包了。”

“青锁香风”说是香包,其实是能助人平心静气的药,刘之衍能不能稳定心神,很大程度上,依赖这枚香包。

应子清记得,明知道今晚是公共宴会,出来的时候,她特意给刘之衍戴上。

怎么现在才说找不到?!

应子清连忙膝行向前,在桌案的遮挡下,伸出手去,摸索刘之衍的腰间,帮忙找一找。

刘之衍握住应子清的手,神色平静:“不用找了,就这样吧。”

就哪样?

应子清莫名,随后才反应过来,刘之衍说的是,他不需要依赖香包,就这样牵着她的手。

刘之衍抬起眼眸,对着庆帝,以及众位大臣,谈起他对摩罗入侵一事。

他眼神冷静,语气平稳,侃侃而谈,根本听不出往日的口讷。

庆帝一瞬不瞬,注视着刘之衍,时而点头,时而眼中流露出一两丝精光。

宫灯盏盏宛如繁星,灯光明媚璀璨,却仍有晦暗不明的地方。

在帷幔与宫柱的交界之地,应子清恰好就呆在这处。

刘之衍此时正是厅中的焦点,应子清想努力缩小自己的存在感,可是大庭广众之下,手被牢牢牵住。应子清想离他远点也做不到,只能低垂着头,默默期望没人发现。

不过,听刘之衍讲了一会,应子清竟渐渐听得入神。

“父皇,儿臣今日斗胆进言,既是希望朝廷稳固,百姓安康,也希望能替父皇解忧。个中利弊,望父皇圣裁。”刘之衍平静垂眸,作了个总结词。

全场安静,连乐声与歌舞也停了。

庆帝仍然在看这个儿子,口中却问薛正源:“宰相,你怎么说?”

薛正源低头沉吟,仔细思索刚刚刘之衍的话。

应对摩罗入侵之事,向来不外乎几种,要么应战,要么谈和。倘若是遇上国之将倾,实力不济,也还有割让土地、保平安之说。

刘之衍的策略,即是他的性格的延伸。

太子殿下说了一大通理由,不外乎一个字:打!

作为未来的君王,刘之衍有这样热血与秉性,自然振奋人心。

但薛正源沉默,是因为这位太子殿下今日的表现,与以往大相径庭。

在场的公卿贵族们的安静,也是因为这一点。

究竟是传闻中,那个顽劣不堪、性格暴戾的太子殿下是真的?还是今日这位,发表一番振聋发聩言论的太子殿下是真的?

大家都有点拿不准什么情况。

应子清悄悄地看他。

之前刘之衍说过,需要等到合适的时机,才能告诉众人,他的暴戾之气已经好转。

现在,他不装了。

见到刘之衍好转如此,庆帝显然是最高兴那位,他拍着桌子,笑起来:“怎么,宰相大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这个儿子,今天说的话,是不是吓到你了?”

薛正源躬身摇头:“不敢不敢,太子此番金玉良言,鞭辟入里,臣等受益匪浅。”

庆帝转头,又问了几位大臣的看法。

一等一的军机要事,不可能在宴会上作出决定。

庆帝只不过心中过于欢喜了,忍不住招大家的话头,让大家夸一夸太子的进步。

众位大臣看出庆帝的意思,纷纷赞美不绝。

应子清心里嘀咕,这刘之衍,真会利益最大化。

刘之衍不选在一个温馨脉脉的家庭场合,而是选在这个众目睽睽之下,最关键的时刻,全方位展示自己的新形象——原来只能一个字一个字说话的人,变得口若悬河,字字犀利。

如何不叫人惊讶、侧目。

别管这些朝廷重臣夸奖的,是不是真心实意,至少太子殿下先前还很难听的名声,一下扭转过来了。

不愧是有学者综合症的天才,当他稍稍用心的时候,他就能成为这个领域的佼佼者。

只不过之前,刘之衍被小小的门槛,给拦住了。

这个小小的门槛,好像被她铲平了……

席位的对面,安景王与姜泽语的脸色,极其难看。

庆帝内心里的愉悦,简直遮盖不住,一向苍白的脸色,浮起些许异样的红润:“太子今日所言,颇有章法,多有可取之处。来人,把朕的酒,赐给太子殿下。”

刘之衍心平气和,微微颔首:“谢父皇赐酒。”

庆帝眼中满是期许,倏尔,他又想起另一件事:“怎么,今日太子的生鱼脍,没给他端上桌?难道朕定下的规矩,都能忘吗?”

刘之衍没作声。

应子清心里飘过一连串省略号,这是什么父亲。

美酒先送上来,用的是皇帝才能用的龙金杯。

刘之衍接过酒樽,再度向庆帝道谢后,送至唇边,一饮而尽。

天子亲自催促,小太监急急将生鱼脍呈送上来。

毫无征兆的,刘之衍整个人轻轻晃了晃,栽倒在桌案上。

应子清正想说不必故技重施吧,可是当她看过去,刘之衍面色惨白如薄纸,双唇失去血色,额头泛起密密汗珠……

不似作伪!

他真的出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