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楼 > 替嫁躺平后[年代] >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第1章

料峭春寒,细雨如织。

广城东区家属大院,付司令家的保姆张桂花一手撑着伞一手拎着菜篮子快步走着,最终在一幢白色两层小洋房前停下。

洋房内的一楼客厅,满头银发的付老夫人正坐在柔软的沙发上看报纸。

听到开门声,抬头看了眼大门的方向,没一会就看到张桂花推门而进。

付老夫人注意到了她被雨打湿的衣角,连忙说:“衣服都湿了,赶紧去换了。”

张桂花却笑笑:“不碍事,只湿了外头这件。雨不大,是我没注意才打湿的。”

说罢把东西拿进厨房放好,才又回到客厅,把被雨打湿的外套脱下挂在衣架上。

付家有暖气,里面并不冷。

张桂花一边卷衣袖一边问:“明丽还没起床吗?”

提到自己这个孙媳妇,付老夫人就笑了。

“没呢。就由着她吧,不用上班,又是这天气,起那么早也没事干。”

张桂花调侃:“您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什么一日之计在于晨,对着明丽就变了。”

付老夫人再次笑笑,默认了自己的善变。

聊完,张桂花进厨房开始干活,付老夫人坐在沙发上接着看那份没看完的报纸。

时间在安静中流逝,直到铃铃铃刺耳的电话铃声响起。

付老夫人接起电话。

是门卫打来的,有人自称是付家的亲戚,特意打电话来确认下。

不一会,那头就换另外一个人说话,语气带着几分讨好。

“亲家婶子,我是明丽的伯母李红啊。”

付老夫人有些意外,不过并没失态:“亲家伯母,你好你好。”

几句寒暄后挂了电话,付老夫人起身来到厨房门口,对正在洗菜的张桂花说:“明丽的大伯母来了,你烧壶热水,我去喊明丽起床。”

“诶,我马上烧。”

付家住的这栋洋房是公家分配的,一共两层,一楼四个房间,二楼两个房间带一个大露台。没层楼都配一个卫生间,非常便利。

付家四位长辈和保姆都住在一楼,二楼是付辞夫妻的小天地。

付老夫人来到孙子和孙媳妇的卧室门口,轻敲了敲门:“明丽,醒了没?”

等了片刻没回应,又提高音量喊了遍。

这次里面终于传来还夹着浓浓睡意的声音。

不一会,穿着睡衣的唐明丽拉开房门,强撑着困意开口:“奶奶,要吃午饭了吗?感觉付辞才刚去上班,怎么就要吃午饭了。”

睡眼朦胧的迷糊样,看得付老夫人心软软的。

她只生了个儿子,儿子又只生了孙子。无论儿子还是孙子,都遗传了老伴的一板一眼。在唐明丽进门前,她从来没感受过被小辈撒娇的幸福,所以格外吃这一套。

付老夫人亲昵道:“看你都睡糊涂了,现在还没到中午呢。”

没到中午却喊她起床,多半是怕她不吃早饭饿着自己。

唐明丽打了个哈欠,挽过付老夫人胳膊,撒娇道:“其实偶尔不吃早饭真的没事的。”

付老夫人慈爱摸了摸孙媳妇乱糟糟的头发,告诉她:“是你大伯母过来了,已经到大院门口了。快洗漱一下,换身衣服下楼吧。”

听到大伯母来了,唐明丽彻底清醒了:“怎么突然过来了。”

“可能是来看看你吧。”

付老夫人也是猜测,不过这猜测她自己都不怎么信,何况唐明丽。

只是人都来了,信不信也不重要了,她身为侄女确实应该出面接待。

唐明丽去洗漱,付老夫人便先下楼。

尽管已加快了速度,但李红还是先她下楼就到了。

李红一看到付老夫人,就热络喊人:“好久不见,您老最近身体怎么样?”

说着不忘把自己带来的一网兜鸡蛋递上。

她也知道这几个鸡蛋对付家来说不算什么,但于她而言已经是咬牙才舍得买的好东西。

付老夫人看她还带了东西,客套道:“都是自家亲戚,来就来了,还买什么东西。”

不过到底是一份心意,拒绝就不礼貌了,所以还是欣然接过。

两人来到到沙发处坐下,付老夫人关心问:“外头下着雨呢,没淋着吧?”

李红摇了摇头:“我穿了雨衣,而且下的不过是毛毛细雨。”

这点毛毛雨,李红根本就不当一回事。

如果不是浑身湿漉漉的见人不礼貌,她甚至都不想穿雨衣,一把伞就顶天了。

“这个时节的毛毛细雨最沁人心脾了。”说着,付老夫嘱咐张桂花沏一冲杯姜枣茶给李红暖暖身子。

张桂花连声应下,没多久就端来一杯姜枣茶,双手递到李红手里。

李红接过,看着手中那精致的瓷杯,心里忍不住泛起酸来。

付家就连茶杯都用那么好,当初女儿怎么就中了邪般,宁愿下乡也不肯嫁给付辞。

想到还在乡下吃苦的女儿,李红心脏就揪着疼。

坐了会也不见其他人,李红有些紧张,问:“叔和明丽不在吗?”

其实付老爷子在不在不是她最关心的,她在意的是唐明丽。要是不在,她今天就白冒着风雨过来了。

好在付老夫人回答:“老头子一大早出门去见老战友了,明丽在楼上呢。”

怕李红误会孙媳妇怠慢她,老夫人连忙又解释:“今天有点冷,我便让她不要那么早起床。知道你来已经去喊她了,一会就下来。”

李红握着瓷杯的手紧了紧。

她就没见过哪个女人嫁人后还能在婆家睡懒觉,可见唐明丽在付家的日子有多幸福。

侄女在婆家的生活如此幸福,并没有让李红感到高兴,反而更难受了,也更心疼还在下乡的女儿。

一个在付家锦衣玉食享福,一个在乡下日晒雨淋劳作。

老天爷,为什么要这样对她女儿?

李红无法想象,也不敢去想,女儿在乡下的日子苦成什么样。

一定是很苦很苦,苦到实在撑不住了,才会给她和丈夫写信,央求他们想办法把她弄回来。

想到前天收到的女儿那封信,李红心疼得眼泪都要掉下来。

害怕在付老夫人面前失态,连忙佯装喝茶掩饰。

温热辛辣的茶水入口,瞬间又让李红愣住了。

也不是没喝过好茶,但每次来付家都还是会被惊讶到。

比如今日这茶,喝进去后整个人暖洋洋的。

张桂花眼力好,见李红一口接一口喝了大半,直接端了茶壶过来,给她的杯子满上。

没多久,匆忙收拾好自己的唐明丽也下楼了。

看到李红,立刻笑吟吟喊了声大伯娘,很自然在她身侧坐下。

李红看着眼前明艳动人的侄女,神情有些恍惚。

皮肤白皙,唇色红润,双眸含笑,一看就知道是日子很舒适才能养出来的样子。

自从嫁到付家后,每次见面都觉得自己这位大侄女比上次见更娇媚了。

张桂花担心唐明丽没吃早饭会饿,给她把今日刚送来的牛奶热了,还拿了些能填饱肚子的点心。

唐明丽抿了口牛奶,觉得有些烫便放下,继续和李红说话。

她面上笑吟吟笑,聊些怎么聊都不会错的话题。心里却清楚,大伯娘今天过来肯定是有事,但她不会主动问。

她这位大伯娘有些敏感,哪怕你并没其他意思,问一句‘今天怎么过来了’,很可能会理解成你不高兴她来。

敏感又小心眼的人让人累心,好在两家虽说在同一个城市,但一个在西区一个在东区,跑一趟都得坐一个多小时公交车,所以一年也就往来那么几次,她可以接受。

唐明丽不问大伯娘今天过来有什么事,一个劲拿好吃的出来招待,聊天的话题也是关心她最近身体怎样生活怎么样。

虽然客套了些,但任谁都挑不出一点错处。

李红也吃这一套,被唐明丽熨帖得心里舒坦不少。

甚至在心暗暗道,也不枉养了她几年,还给她白捡了一门好亲事。但自己今日是带着目的来的,该说的事还是得说。

所以客套话说得差不多后,李红硬着头皮开口:“我前些日子收到你堂姐寄来的信。”

其实这信是昨天傍晚收到的,但她不敢说实话,怕显得太着急。

哪怕做了很多心里建设,可提到女儿,李红还是哽住了,那一直强忍着的眼泪不争气从眼角滑落,连忙抬手抹了抹眼角。

唐明丽见状,体贴抽了一张纸巾递过去。

“堂姐她还好吗?”

“乡下地方,怎么可能好。”李红接过纸巾擦了擦眼泪,心痛道:“一转眼明美都下乡两年了。”

“是啊。”唐明丽垂下头。

她的堂姐唐明美,两年前响应知识青年下乡的号召,去了离广成几百公里远的乡下。

而其实当年,下乡的本来该是她。

不对,准确来说应该是‘她’。

虽然都叫唐明丽,但她其实是穿书的。

两年前,她在连续加班了两个月后猝死,再睁眼便是现在这个世界。

初初睁眼看到这个陌生的世界,唐明丽十分茫然。

然而还没茫然多久,就听到激烈的争吵声。

她顺着声音看过去,看到一年约四十岁的妇人和一年约十八九岁的少女在争吵。

妇人双手叉腰对少女大声吼:“你都十九岁了,为什么还这么不懂事?婚姻是儿戏吗?一会说嫁一会说不嫁。”

少女红着眼,半点没退缩:“我不管,我就不嫁。”

妇人气笑了,问她:“你知道不嫁人是什么后果吗?”

“我知道,我宁愿下乡,也不要嫁给付辞。”

少女一脸倔强,把妇人气得胸脯急速起伏,但她还是努力深吸了口气收敛住自己的怒气,苦口婆心规劝。

“付家多好的一门亲事,打着灯笼都找不着。我和你爸厚着脸皮拿你死去爷爷的恩情求了付家的长辈,才求来这么一门好亲事。”

少女紧咬着下唇,短暂沉默过后,忽然走向还处于茫然状态的唐明丽,一把将她从椅子上拉起。

“既然你们舍不得付家这门亲事,那就让唐明丽嫁。”

肢体接触的一瞬,唐明丽像触电了般,脑海里一道白光闪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