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楼 > 替嫁躺平后[年代] > 第8章 第8章

第8章 第8章

“唐明丽,真的是你!”

唐明丽顺着声音望过去,看着兴奋朝自己快步走来的人,努力想了好一会才想到对方是谁,立刻扬起笑脸回应对方。

“李宝华。”

粗壮有力的四肢,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笑起来还有两个小梨涡。

不是李宝华是谁。

这个李宝华可曾是许多同年代的孩子最羡慕的对象,只因她父亲在肉联厂上班。

在那个有肉票都难买到肉的年代,她因为父亲的关系,经常能吃到一些猪下水之类的,从小就白白胖胖。

走近后,李宝华就恨很自然地给了唐明丽一拳,嘟嚷道:“你现在怎么变得那么漂亮,刚才我都差点不敢认。”

这一拳没收着力,直接让唐明丽疼得嘶了声。

不愧是吃猪下水长大的,力气真大。

不过没几个女人在被夸漂亮的时候会不高兴的,所以哪怕疼得龇牙咧嘴,她也笑盈盈:“可能现在日子好了,吃得上肉了。”

“那是,我爸说猪肉最养人了。”

这话听得唐明丽一时没克制住,噗呲笑出声。

“你爸说得可真对。”

久别偶遇的两人聊了一会,李宝华有些可惜道:“真想和你好好聊聊,不过我还有事,必须得赶回家。”

“好。”唐明丽含笑点了点头。

她并没有问李宝华什么事,李宝华自己却叽叽喳喳说了出来。

“我哥回城了,才回来没两天,我妈就着急着给安排相亲。今晚约了媒人要去女方家相看,我可不能迟到。”

唐明丽知道,这时候很多相亲都是这样,男方直接去女方家,但男方举家去女方家,还是第一次听。只不过她到底是外人,虽然感到惊奇,也并没有多多嘴。

临别前,李宝华问唐明丽要电话,说改天有空约。

唐明丽确实还挺喜欢李宝华这个人的,便给她留了。

告别李宝华,回家的路上,唐明丽不禁想,如果当时没有应下这门婚事会是怎么样呢?会甘心和另一个同样不认识的人相亲、结婚、生子吗?

只是想想她都打了个冷颤。

这样的未来着实让人害怕。

不过她怎么可能做出这样的选择。

回到家,付母已经回来了,和付老夫人不知道在聊着什么。

看到唐明丽回来,连忙招手她过来。

“怎么这个点才回来?”

“去百货公司逛了下,回来的路上又遇到曾经的同学,聊了一会。”

提到李宝华,唐明丽觉得有趣,便多说了些上学时的事。那候大家都喜欢喊她猪肉妹,因为只有她能经常吃到猪肉,那些很久没吃上肉的小伙伴们喜欢拉着她问吃肉时什么滋味,听得付老夫人和付母好笑又心酸。

没有比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更清楚当年有多难。

聊完李宝华,话题又回到唐明丽大伯一家上,付母关心问她今天去大伯父家怎么样,事情办得顺不顺利。

唐明丽老实回答:“大伯上班,只见到大伯母。我告诉她堂姐快回来的消息,她听后激动哭了。”

不过她也只说了这些,并没说大伯母得寸进尺的请求。

大伯一家什么情况,她心里有谱。那些自己都觉得不耐烦的事,她向来能不提就不提。

就拿帮堂姐找工作的事来说,她自己都觉得不妥,再和付家人说,除了让他们为难,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付母和付老夫人都是有孩子的人,自然理解唐家大伯母的心情,感触说了几句。

可能事感触太深,付母甚至一时口快道:“也真是庆幸当年是明丽嫁给了我们付辞,不然下乡的就是她了。”

付老夫人也下意识点头:“这个确实。”

这么想虽然不好,但人心是有偏薄的,现在的她们自然是更偏爱和自己相处了两年的唐明丽。

婆婆和奶奶聊天停下的间隙,唐明丽趁机把自己今日逛街的战利品递给她们看,算是结束了刚才那个话题。

唐明丽挑东西确实有眼光,不管是付老夫人还是父母,都很喜欢她送她们的包。

特别是付老夫人,爱不释手,翻来覆去查看。

只是她依然有些担心,“我这个年纪,用这样的包包会不会不合适?”

“不会。”

“怎么会。”

唐明丽和付母异口同声。

付母看向唐明丽,笑道:“让明丽来说,包是她选的。”

唐明丽乖巧笑笑,一脸认真对付老夫人说:“这款包包简单不失优雅,最适合成熟女性,特别是奶奶这种成熟知性女性。”

夸付老夫人知性不是没根据的。

虽然生于民国长于民国,却是正儿八经女子师范大学毕业的,退休前是老师。

付老夫人被夸得心花怒放,嘴上却说:“都老掉牙了,还成熟。”

唐明丽狡辩:“成熟这词又没限制年龄段。”

“你说得对。”付老夫人说不过她,愉快接受了。

就在这时候,外出遛弯的付老爷子也回来了,看到三个女人这样开心,也笑着插了一嘴:“又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

付老夫人得意举了举自己手中的包包:“孙媳妇给我玉娟买了礼物。”

付母全名魏玉娟。

“可把你美的。”付老爷子面上不以为然,心里却是感叹还是女娃贴心,付辞就从来没给他和儿子买过什么礼物。

“哦,还有件事。”

付老夫人这话是对付老爷子说的。

“什么事?”付老爷子说着走过来坐下。

待他坐定后,付老夫人才往下说:“下午采萍打电话来,顾琳的亲事定了,婚礼就在下个月。”

付老夫人提到的采萍,正是付老爷子同父异母的妹妹付采萍。

兄妹两人关系一直一般,但还维持着亲戚间的往来。

转折发生在四年前,付采萍的大孙女顾琳面临着要下乡的可能。

付采萍不想孙女下乡,第一次放低身段求到了付老爷子跟前。

可付老爷子性子倔,认死理,认为上山下乡是国家号召,不能因为身份地位就搞特殊,所以拒绝了妹妹的请求。

付老夫人至今仍记得四年前付采萍从这个家离开前咬牙切齿甩狠话的样子,之后也不是没想办法缓和过两兄妹的关系,但都失败了。甚至两年前付辞结婚付采萍都没有出现。

本以为两家人可能就这样了,今天却突然接到对方的电话,付老夫人能不感触嘛。

至于付老爷子,也许此刻他的内心并不如面上那样平静,不然就不会在听到这事后久久不能言语。

半响,付老爷子终于开口,声音有些嘶哑,“顾琳那孩子都要结婚了。”

“她和付辞是同一年的,付辞都结婚两年了。”

其实还有句话付老夫人没说,如果不是下乡,可能早几年就结婚了。

付老爷子点了点头,对妻子和儿媳妇说:“结婚是大事,你们问问那边,看有什么能帮上忙的。”

付母连声应下。

说完这些,付老爷子去了书房。

不知道是想看书,还是这事让他感怀。

直到书房的门关上,付母才小声问婆婆:“爸这样没事吧?”

付老夫人对丈夫还是了解的,摇了摇头:“放心吧,上过战场的人没那么脆弱的。”

唐明丽虽然全程认真在听,但仅凭这几句话实在是难平凑全怎么回事。

她弱弱插了句嘴:“我方便问问这是怎么回事吗?”

付母这才反应过来,儿媳妇嫁进来这两年,他们家和小姑家已经没往来,自然不明白其中的缘由,于是言简意赅和她讲了大概怎么回事。

唐明丽大概明白了。

问题来了,爷爷如此刚正不阿,自己央求付辞帮忙让堂姐早点回城,会不会触碰到了他的底线?

可这些天来,也没感觉他对自己有半点不满。

唐明丽在心里一番琢磨,只能猜是不是时过境迁,现在的付老爷子和几年前已经不一样。

晚上,前几天才打过电话回来的付辞又打电话回来,主要是询问唐明丽喜欢吃什么坚果。

还能挑?

唐明丽自然不客气,一口气说了几样自己喜欢吃的。

挂了电话,才发现全家人都看着自己,笑得饶有趣味。

她硬着头皮寻了个理:“还真是的,连买什么都不知道。”

然付家人并没有就此揭过。

付老夫人打趣:“询问怕只是借口。”说罢故意问儿媳妇:“你说付辞以前出差什么时候惦记过家里?”

付母摇头,叹道:“那确实不曾。还以为这孩子和他父亲一个样,原来比他父亲要强点。”

她说的也确实是实话。付辞以前出差虽然都没这次久,但真没哪次打过电话回家的。

付老夫人轻哼了声,接过道:“比他爷爷是强一万点。”

无故被牵连付老爷子和付父只能相视一笑,没法为自己辩解。

唐明丽庆幸自己脸皮够厚,这点调侃并不会真让她害羞,不过面上还是要装出几分不好意思的。

待付说得差不多,电视剧也看完,适时‘害羞’开口:“哎呀,你们再这么说,我……我先上楼了。”

也差不多要休息了,睡眠充足,人才能精神。

今天先是去大伯家,又逛了百货公司,太累了,唐明丽一躺下就睡着了。

另一头,李家村。

就在唐明丽告诉大伯母堂姐即将回城的几天后,唐明美这边从大队长那得知自己可以回城的消息。

她还没收到家里的回信,自然不知道家那边的情况。还在为自己何时能回城而茫然时,咋听到这个消息,当场绷不住,哭得稀里哗啦。

“终于能回城了,呜呜,终于能回城了……”

就算是再吃苦耐劳,也没人喜欢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回城是每一个下乡知青心底的渴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