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楼 > 科举成家两不误(女尊) > 第21章 静坐逼迫

第21章 静坐逼迫

清晨,夜色初散。

一年老仆妇疾步而入,跑进卧房,俯首跪地,对正被男侍伺候洗漱之人禀报道,“大人,出事了。”

董力眉头皱起,将手中的巾帕丢给男侍,不耐烦道:“何事?”

刚起床就被打搅,还有几分烦躁,皱眉打量跪在地上的家仆,这婆子跟了她许多年了,她什么脾性也是知道的,不喜上职前处理公务,如今找过来,怕是出了事。

老仆妇小心翼翼撇了眼董力,回禀:“贡院门口有几名考生静坐。”之后的话她没说董力知其中含义。

这是对科举结果不满,在抗议,这哪是静坐,分明是在骂她!怒气一下窜到头顶,“胡闹!这是在做什么!是对本官有何不满!?”

不过也知的严重性,若是舞弊的名头传到皇上耳中,被人坐实了,她这脑袋都得掉!

心中气急,猛拍了下桌子,“砰——”,桌上的茶杯尽数掉在了地上,碎落一地,“速去知府府上禀报,将事情给我压下去!我随后便去找她。”

“是。”仆妇说完,动身离开。

知府府中

“大人,不好了,有考生在贡院门口静坐,抗议阅卷不公。”下人急匆匆禀报。

“什么?!”本在享用早食的知府一听,腾地站起来,“速去将董大人叫过来。”

“大人,董大人的家仆已在门外候着了。”

“哦?”知府方洁一愣,后又反应过来,舒口气,“将她带到正厅。”

“是。”

知府正厅

方洁坐在首位,看着跪地的管家打扮的老仆从,问道;“想必董大人已经知道这件事了,可有带话,如何处理?”

“大人,这几个学子分明是在挑衅您与我家大人的决策,如此过分举动,当应抓入大牢,理清主谋从犯,还您与我家大人一个公道啊。”老仆妇说得掷地有声。

要不是方洁知道其中几分内情,怕是要相信。

心中耻笑董力这人小肚鸡肠,阅卷排名除了文章写得好,关键要看主考官的喜好,董力自诩是个讲究实用的,当年殿试她就因为这文风受了当今的看重,得中探花,可来了马湖府,这怎么还改了喜好,明明第二名钱梁的文卷更为写实,案首的文章词藻华丽却实用不足。

若说其中无什计较,她可不信。

了解考官喜好是读书人常用的手段,若是发现今年考官变了喜好,不知多少人悲怆……

东窗事发,可是有得她忙活,暗道倒霉,好事儿轮不上她,处理学子得罪文人的事儿却交给她。

“大人,若不将那几个学生带去监牢。”老仆妇眼睛一转,提议道。

方洁似笑非笑一阵,没答应。

“可是董大人的意思?”

“这,这是小人的主意,大人莫要怪罪主子。”老仆妇惶恐。

董大人的仆从跟她一样,不是个老实的……

“你先回去吧,这事儿我先处理着。”心中不悦,强行按下,方洁挥手让仆从回去禀报,如此大事,不是她一人就能决策的。

她官位虽比董力那翰林职位高,但董力是京官,能时常与天子见面,且是首辅严崇门人,便想着与之交好。

想着若是能攀上董力这层关系,有她引荐不愁入不了严大人的眼,届时升官发财,总比一辈子呆在马湖府知府位置上好。

可现在,大难临头,此事处理不好,稍有疏漏便是要掉脑袋的,比起往上走,先将自己的乌纱帽保住要紧。

很快,衙役出动,要将静坐的读书人带离。

场面一度混乱,“放开我,这般拖拽,有辱斯文!”

“放开,知府这般处事,置我们读书人于何地!”

“就是,若不是心虚,为何将我们逼退!”

“世道不公!我一介贫寒农家子,苦读数十载,院试四次未中,竟是让一个初出茅庐,风寒加身的读书人考中!”

“对,这其中定有问题!”

“那孟清许就算文卷答得好,也不应是第五,分明是考官包庇!”

边上围观的百姓听此言论,哗然。

“竟有此事,这,这,这,吓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女子结结巴巴道,憋了半天,嘴里也没个好词,拼拼凑凑,凑出“吓人”二字。

“这叫出人意外,你个小女子,就没些文化,连个成语也不会说,不像我,当年可是在茶楼做过伙计的,那说书先生都说我有些读书天赋。”她边上一个豁牙老太嘀咕。

“嘿,这架势,科举舞弊,我的老天奶,这可是大罪。”人群中不知谁道。

“什么?科举舞弊!”一些不明所以,凑热闹的百姓这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纷纷张大嘴巴。

“俺的个乖乖,不得了。”有出门买菜的中年男子,听了这话,提着菜篮子就往家中跑去。

凑热闹一事,怎么也得叫上家里人,还有巷子了的几个好友……

一时间,人里人外,热闹非凡。

董力与知府方洁还有府城一众官员赶到时,便看见这番场景,顿时黑了一张脸。

“方大人,我不是让你低调些处理吗?!”董力气得差点昏了头,语气中带出几分质问。

方洁听此,差些黑了脸,暗自咬牙,“董大人,你就看如何处理吧。”

低调?何时说过,这般大事,哪是说压便能压住的。

事情已然闹大,处理不慎,怕是不好收场。

金翠明混在一堆激动与衙役动手的读书人里,一转头,突地瞥见学政官和她旁边的监考官员,立马激动道:“学政来了,大家快去讨个说法!”

声音尖细,穿透力强,在场之人皆听见了。

一瞬间,闹事的读书人和衙役纷纷停手,侧头往边缘看去。

场面一时安静,索性已经出声,金翠明心下一横,哭叫道:“大人!李同知定有问题,当日碧水县诗会,那孟清许便与李同知的孙女交好!定是因此她的名次才会这般高!”

“对,听闻她在考场上染上风寒,怎会有精力答得出色,其中定有问题!”有读书人应声道。

“还有那钱梁,她也是李同知孙女的好友!”人群中不知谁吼道。

李同知,李道成听此,直接黑了脸,听说学子闹事,还以为是学政或知府那儿出了事,急匆匆赶过来,不想,是冲着她来的!

知府方洁听此,脸色有些微妙,没想到居然是冲着李道成这个老家伙来的,两人处事多年,是了解李道成的脾气的,这些学子怕真是在闹事。

董力脸色难辨,轻舒一口气,原是不在她的问题。

“科举舞弊,可不是一张嘴便能颠倒的,你们几人,若没有证据,随意指责朝廷命官,定是要去牢狱里呆上一呆!”李道成目光如刀,扫视闹事的几人,沉着一张脸,咬牙,严肃道。

证据?这一下难倒了几个书生,她们的成绩便是副榜都没登上,不过是不甘心,听了些传言,跑来闹一闹,发泄心中苦闷。

现在听到坐牢,也清醒了些,纷纷与同伴对视,这要她们从哪里拿证据?

“我,我是听王芳说的。”终于有一学子站出来。

“肖红,是她给我说的。”叫王芳的学子站出来,摆手澄清,并不是她传的。

……

一阵追问筛查,金翠明被拉了出来。

“便是你言我插手科举,舞弊成绩?”李道成提起一身官威,倒也唬人,金翠明被看得直打怵。

心里有些后悔,早知如此就不说孟清许的坏话了,也怪王芳这些人,她不就抱怨几句,怎就闹得得如此之大?!

事已至此,金翠明干脆眼睛一闭,心一横,“昔日我便见孟清许与李娟相处甚好,且这么多年,我还是头一次听闻风寒之人能考过,名次还这般靠前,这其中真能没有问题?”轻呼一口气,镇定些,继续道:“至于钱梁钱小姐是否舞弊,我不知情,但她文采斐然,居然只比孟清许高一个名次,您说,孟清许作弊之嫌大不大?”

李道成似笑非笑,“狗屁不通,当日我并未监考,何来帮人作弊之嫌?且我并不认识你口中的孟清许,我孙女交好,也只是小辈间的事。”

“你这话,太过于牵强,定下排名可不是李大人一人说了算,那是学政与几位阅卷官一同决定的。”知府方洁明白了事情始末,为李道成发声道。

“来人,将她们带下去!”董力神色不悦,吩咐衙役道,没想到就是一句揣测,居然闹出这么大的事。“造谣生事,不是轻轻一句‘是猜测听闻’就能解决的!”

金翠明直接慌了,这时候若不能力咬孟清许舞弊,怕是要脱层皮,忙跪下,哭喊道:“大人,虽是猜测,但孟清许不应有如此出色的成绩啊!”就算给她定罪,也得带上孟清许!

“死不悔改!”方洁气急。

就在此时,人群中让出一条路。

一个风仪出众,清秀俊雅的读书人走上前,弯腰与众位官员行礼,“大人,我可证明孟清许没有作弊。”

“哦?你是?”董力疑惑。

“孟清许,她就是孟清许!”金翠明瞪大眼睛,没想到这人居然敢跑过来。

没人理会她的喊叫,李道成欣赏地看着面前气质卓然,不卑不亢与她们搭话的年轻人,心下满意,孙女交的朋友是不错。

一看就是个有君女之风的。

面上浅笑,“我将院试的作答默写出来了,众位可一观。”直接表明实力,是最好的解决方法。

很快,她的作答便传到了众位考生手中,前半部分文章答得出奇的好,不少人内心嘶气,妙笔生花,不若如此,只是后半部分显得平常些,当然也是与前半部分对比,跟她们的文章想比,好上许多。

这下,没人再对孟清许的实力有质疑,只惊异地瞟她,这文,实在让她们自叹弗如。

“这事与我也有牵扯,不如,我也将文章默写出来?”一道沉稳的女生响起。

众人转头看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