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楼 > 困春莺 > 第14章 第14章

第14章 第14章

屋内比外头稍微暖和些,祝无执解下氅衣,掀袍坐到窗边的木椅子上,扫视了一圈内里陈设。

窗沿上摆着个粗糙的陶罐,里头插着几只梅花。手边的木桌上放着针线筐,还有只做了一半的香囊。

地上摆着个炭盆,火星明灭,碳当是不太好的,隐隐约约透着烟气,也不太热。

他皱了皱眉。

天寒地冻,竟连好些的碳也舍不得买。

女人坐在炕沿上,手中的帕子搅成一团,时不时看他一眼,似乎是想要说些什么,却欲言又止。

他没心情猜测她的心思,直接说出了此行的目的。

“收拾收拾,随我去朝邑镇。”

温幸妤愕然抬眼:“去朝邑县?”

祝无执嗯了一声,补充道:“该拿的拿好,日后不回这里。”

温幸妤没想到这么快就要离开这里,她悄悄瞧了眼祝无执,心里有很多话要问,譬如为何忽然来接她。

她不是聪明人,却也有积年累月做婢女练出来的敏锐。旋即反应过来,祝无执肯定是有事需要她,才会带她走。

说不上心里什么滋味,她站起身,给祝无执倒了杯热茶,就起身收拾行李去了。

明明生活的日子不长,但东西却不少,整整收拾了三箱子,才算是装完。

像是鸡鸭一类的活物,她有心拿,可祝无执显然不会让她带这些东西。只好依依不舍把养了几个月的鸡鸭,折价卖给了隔壁婶子。

地窖里的菜,她装了一麻袋,剩下的都送给了邻居,权当是感谢她们这段时日的照顾。

等全部收拾好,车夫帮忙搬到了车上。

温幸妤掺了一铜盆温水,将手上、脸上的灰洗干净,才推门回了厢房。

青年临窗端坐,眉眼神色淡淡的,叫人看不清喜怒。

温幸妤的目光落在桌上,停顿了一下,而后静默垂眼。

木桌上的陶杯中,碧绿的茶汤依旧是满的,平静地倒映出青年冷漠的面容。就连杯子的位置都未换过。

她又看了眼祝无执,才后知后觉发现,他身上的衣料,已经不是半个多月前的棉布了,而是柔滑细腻的锦缎。

视线转到木架上的白色大氅,细细看了两眼,她方意识到那并不是不值钱的杂毛氅衣,而是昂贵的狐毛大氅。

仅仅半个多月,他就已经摆脱了窘迫清贫,再次与她成天壤之别。

这样的人,不愿意喝苦涩的粗茶实属正常。

她沉默了一会,收敛好情绪,开口道:“收拾好了。”

祝无执正在思索陈文远的事,被打断后,微微皱眉,瞥了眼温幸妤。

见她垂目敛容,一派温顺的立在炕边,淡淡嗯了一声,而后起身披氅衣,率先出门。

温幸妤把炭盆熄了,将几个房门都落了锁,才朝院门外走。

阖院门时,她透过半闭的门缝,再次看了眼这个生活了几个月的小院。

日光浅淡,一阵冷风刮过,吹落桂花树枝头堆积的白雪,簌簌扬扬。

不知明年秋天,是否还能回来摘桂花。

她心中浮起不舍,却还是轻轻阖上门,转身上了马车。

出了胡杨村,飞雪愈大,寒风呼啸,车帘被雪粒子打得轻响,天地一片白茫茫。

车内有炭炉,暖烘烘的,温幸妤有些热,不一会后背就出了一层汗,想把外层的袄子脱了。

她悄悄看了眼祝无执。

青年正捧着卷书看,半张脸隐在阴影处,长睫微垂,骨节分明的手指时不时翻动,安静的车内仅有沙沙的翻书声。

她收回视线,害怕碰到或者吵到他,小心翼翼靠着车壁,动作很轻的脱外层的袄。

刚脱了一只袖子,马车一阵剧烈的颠簸,她没坐稳,朝前栽去。

嗓中溢出一声短促的轻呼,手臂就被一只温热有力的手扶住。

温幸妤半个身子倾斜,被扶住后,惊魂未定的朝这只手的主人瞧去,只见青年冷漠的眸光正落在她脸上。

眼前的女人双颊薄红,清澈的眼睛里,还有未散去的慌乱。

额头和细颈上都覆着一层细密晶莹的汗,她身上特有的花草清香愈发馥郁,混着炭炉散发出的热浪,顷刻间充斥整个车厢。

他松开捏在她小臂上的手,一言不发,目光重新落在手中的书本上。

身旁的女人低声说了句“谢谢”,将衣裳飞快脱掉抱在怀里,又往她身侧的车壁挪了挪。

就好似…他是洪水猛兽。

心中闪过这个念头,祝无执翻书的手微顿,旋即又恢复如常。

为了隔绝寒气,马车的帘子很厚,故而车厢内十分闷热。

祝无执手中捧着书卷,可好一会了,偏生一个字都看不进去。

这段时日,他虽未见她,却不知为何,时常想起那天她站在桂花树下的模样。

一身鹅黄衣裙,在簌簌落下的桂花中,娉婷而立。

本想着就这样省心省事的,将她丢在胡杨村,既能做遮掩,又不碍事。可陈文远的女儿近日实在痴缠的烦人。

为此,才起了接她去朝邑的心思。

只是……因为这个?

只是因为这个。

身为他的“妻子”,帮他挡挡这惹人厌烦的烂桃花,也是应当的。

车厢内的热气夹杂着女人身上的香气,叫人心浮气躁。

他捏了捏眉心,侧头朝温幸妤看去。

即使是脱了外面的袄子,女人似乎还是很热。

她脸红扑扑的,双眸好气被热气熏上了一层水雾,莹润发亮。他看着她,像是陷进了那片潮湿的水泊,被温热的泉水包裹。

视线下移。

竟热到唇瓣都成了艳丽的绯红,好似吃了热辣的食物。

黑发红唇,肤色胜雪。往日清秀的面容,此时看着,竟多了几分明艳。

捏着书卷的手不由自主收紧,蓦地又松开。

他将车帘掀开个缝隙,冷风一吹,那股自车厢钻进皮肤,又蔓延至四肢的闷热气息,终于消散。

路过镇子时,温幸妤让车夫停下,她去原先卖香囊的店铺,同老板打了声招呼,说要离开胡杨村,日后不会再来卖了。

温幸妤做的香囊虽说样子普通,但里头配的香料却十分不错,不仅味道好,还是各式各样的用途,在镇上十分受欢迎。

他十五文收,转手至少卖三十文。

现在温幸妤说不卖了,他就等于损失了一颗摇钱树。

那老板为此惋惜了好一阵。

来到朝邑县时,下了大半日的雪停了,暮色四合。

远处积雪茫茫的山峦,在黄昏之下,愈发昏暗朦胧。

街上行人稀疏,摊贩也不多,四周一片清冷寂静。

马车驶入小巷,停在一处宅院外。

掀开车帘,只见门口的檐下站着一对男女,年纪都不大的样子,好像是祝无执买的小厮和婢女。

其中的少年叫车停了,小跑过来,喊了声“老爷夫人好”,

温幸妤被这脆生生的一句“老爷夫人”弄得面皮发红,尴尬到浑身僵硬。

下一瞬就见少年跪趴在车下,脊背绷得很直。

在定国公府做过婢女,见过贵人出行,自然知道这少年是要给她做脚踏的意思。

她下意识看向祝无执。

青年显然是习惯了这一切,他并不觉得有什么,踩上少年的脊背下了马车。

温幸妤抿唇收回视线。

知道归知道,但她也是做过奴婢的,实在下不去脚。

她柔声对那少年道:“你起来吧,我自己下。”

少年有些懵,但还是听话站起来了。

“阿喜遵命。”

另一个圆脸少女也迎了上来,笑眯眯说自己叫翠珠。

车夫和阿喜翠珠将马车上的箱子搬下来,待拿到那一麻袋菜时,阿喜愣了一下。

他和翠珠对视一眼,朝已经进院的夫人看去。

年轻的女子一身粗布袄裙,和身旁松风水月,长生玉立的青年,恍若是两个天地的人。

一个如山巅雪。

一个是檐下泥。

夫人来之前,他们以为会是书香门第出身的闺秀。

却不曾想,是这样一个容貌普通,衣着朴素,甚至看起来还不如他们宽裕的……村妇。

翠珠看到阿喜愣神,揪了一把他的耳朵,小声警告:“不管夫人什么样,那都是夫人。”

“是老爷明媒正娶,办了婚书的人!”

阿喜小小的嘁了一声,心里腹诽不就是个村姑嘛,最好糊弄了。

但面对小青梅凶巴巴的视线,他还是乖乖说了句知道了。

温幸妤以为祝无执买的宅子,会是普通人家那种小院子。可没曾想却是个雅致宽阔的二进院落。

除了出门迎接的阿喜和翠珠外,院落里还有扫雪的仆人。

她一路拘谨的打量,听了一路的“夫人老爷好”,从最开始的局促不安,到最后脸皮也厚了,勉强能维持神色平静。

祝无执一路带着她穿过垂花门,走到正房主屋跟前。

青年没有告诉她住哪里的意思,径直推门往屋里走。

温幸妤逡巡着,迟迟不敢跟上去,也不好开口问。

祝无执推开门跨过门槛,才发现女人呆愣愣站在廊檐下,手指紧紧攥着怀里的包袱,看起来很是踌躇。

他有些不耐,出居高临下看着她,冷声道:“不进来,是想冻死在外面?”

温幸妤垂下眼,呐呐称是,攥着怀里的包袱,小步跟了过去。

今日跟祝无执所显现出的差距,让她愈发唯唯诺诺,局促不安,好似又回到了当年在定国公府,她是婢女,他是世子爷的时候。

判若云泥。

屋内仆人早早燃了上好的碳,温暖如春。

温幸妤一直低垂着头,不再四处打量。

祝无执解下大氅,净手擦面后,才发现温幸妤还呆呆站在屋子里,也不知道坐下。

他实在见不惯她这副样子,皱眉道:“站着做什么?”

温幸妤咬了咬唇,抬眼看着神色不耐烦的青年,小声道:“不坐了…我想问问您,我住哪里?”

祝无执坐在罗汉榻上,旁边的小几上摆着上好的青瓷茶盏。

碧绿的茶汤白雾袅袅,将他冷傲俊美的眉眼遮得影影绰绰,叫人分辨不清眼底的情绪。

屋内鸦雀无声,只有青年端起茶盏,茶盖轻磕杯沿的响动。

没听到回应,她抬眼看去,就撞入了青年乌沉沉的、蕴含着某种情绪的凤眼。

祝无执看着女人天真的脸,忽然对即将要说出口的话,有种难言的感觉。

他垂眸看着茶杯里沉浮的茶叶,被混着茶香的热气,蒸腾到了眉眼。

沉默几息,他再次掀起眼帘看她,淡声道:“同我住主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