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迷楼

繁体版 简体版
笔迷楼 > 我在苏轼府上当厨娘 >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第21章 第二十一章

小饕餮翻遍自己贫瘠的包裹,也没找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跟圆娘交换,可大话已经放出去了,它不能丢份儿吧,不禁急出一身汗来!

圆娘看着它地面烫脚的模样,故意激将道:“你刚刚不会是在吹牛吧!”

“呸!才没有!”小饕餮抓着尾巴尖,委屈的咬了一口,丢下一句,“你等着。”便跑没影了。

然而,须臾之间,它又硬气的出现,将一包东西拍到圆娘面前道:“这个!够不够分量!”

圆娘定睛一瞧,眼都亮了!那赫然是一包酸奶发酵菌粉,有了它就可以做酸奶啦!

“马马虎虎吧。”她装出一副不甚在意的模样,但心里都快乐开花了,她连忙压平不断上翘的嘴角,眼疾手快的将此物收进储存空间里,生怕眼前这小玩意儿反悔。

“奶茶,奶茶!”小饕餮催促道。

“莫急,有你的。”圆娘心满意足的给小饕餮的圆角杯里斟满奶茶。

小饕餮开心的一蹦三尺高!

圆娘故意板着脸说道:“你兑给我的那本《小学生诗词选集》唐宋之后的咏雪诗篇怎么只有一首郑板桥的?害我被小学生嘲笑!”

小饕餮嘬了一口奶茶满意喟叹道:“不活该被笑嘛!!人家郑板桥是咏梅你非得张冠李戴拿来咏雪,不笑你笑谁?”

“嘿!”圆娘又气了,“怎么?你指望我一叉腰吟出《沁园春·雪》来一词压大宋吗?不怕我涉嫌侮辱宋人的祖宗而被官府捉起来砍头?到时候你还去哪儿吃香的喝辣的!!”

小饕餮倒呛一口奶茶道:“是我欠考虑了!不过你也是会穿,一穿穿来北宋,当文抄公都当不轻松。”它想了想,小爪子往肚皮上挠了挠,诗词生成器模块被激活。

小饕餮道:“输入场景就出诗作,神器也。”

圆娘输入场景,检测诗词生成器的效果。

小饕餮提醒道:“女人当自强!这玩意儿只可应急用,你别太依赖,它能生成的诗水平也有限,到底不如诗家自己写的。”

圆娘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她看着屏幕上的诗词有几句略微有些熟悉,比如“气势还从马首惊”“朕到江南十六州”“飞入芦花都不见”等句,仔细一琢磨,不由大吃一惊道:“你这衰崽!莫不是接了乾隆的数据库?!”

小饕餮拧眉:“反正是两宋之后的,我看到哪个数据团最大就接了哪个!”

圆娘火速将诗词生成器关掉,冷笑两声道:“你这个不靠谱的小饕餮!我能跟苏轼学为什么要拾乾隆的牙慧?!”

小饕餮伸出小爪给她比了一个大大的赞:“行!有志气!”

圆娘一叉腰,决定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一锅热茶被众人分饮殆尽,辰哥儿意犹未尽的舔舔嘴角道:“还想喝!”

苏迈毫不留情的拆穿道:“你确定肚子里还有地方?不是偷偷叫金猊奴搬救兵的时候了。”

辰哥儿不服气的说道:“这只是水饱,一会儿就下去了。”

苏轼放下手中的茶盏对孩子们说道:“走,也给你们阿娘尝尝好东西去!”

苏轼抱着圆娘又去厨房煮了一锅,王闰之给任嬷嬷和朝云拂霜也分了些,辰哥儿又继续跟着阿娘喝奶茶,一家人围炉团坐,喝着热气腾腾的奶茶。

苏轼骄矜的说道:“这红豆奶茶着实不错吧,这回还说我是瞎糟蹋东西吗?”

圆娘哭笑不得,敢情师父是给自己平冤来了。

任嬷嬷将圆娘搂在怀里,笑道:“看着圆娘如今的模样,但叫我想起郎君和九三郎小时候的事来。”

苏轼一怔,也跟着笑。

其余众人不明所以,苏轼慨然而叹道:“都过去这么多年的事了,难为嬷嬷还记得。”

任嬷嬷但笑不语,很难不记得啊,毕竟当初九三郎也是哭着回家的!比圆娘哭的还惨!

辰哥儿是个喜欢听八卦的,他凑到苏轼跟前问道:“听起来,这里面有故事啊,爹爹讲讲!爹爹讲讲!”

苏轼摸了摸鼻子,警告道:“我与你们说了,你们不准去叔父跟前言说,便是要言说也不要说是从我这里知道的!”

辰哥儿从善如流道:“这您尽管放心,便是我想说也没地说去,叔父如今在陈州呢!”

苏迈悄声问王闰之道:“阿娘,我怎么觉得爹爹有些心虚呢?”

王闰之浅笑道:“英雄所见略同。”

苏轼环视一圈,这才娓娓道来:“年幼时和你们叔父还有几位友人在学舍中读书,恰逢雨天,友人提议赏雨联句,大家都应了,一人曰:庭松偃仰如醉。有人接道:夏雨凄凉似秋。此君吟完大家来起我们苏家兄弟的哄,于是我接:有客高吟拥鼻。你们猜猜你们叔父是如何接的?”

众人皆摇头。

苏轼继续笑道:“他接:无人共吃馒头。众人绝倒,大笑。”

苏迈与辰哥儿亦笑。

圆娘眨了眨眼问道:“师父,难道这句接的不对吗?”

“没什么不对的。”苏轼答道。

“那大家都在笑什么呢?”圆娘不解,继续问道。

苏轼耐心道:“那时流行西昆体,经太学那帮儒生一顿牵强附会后,诗文的路子越走越窄,时人都以险峻奇诡之辞为上,他们认为你叔父对的粗简又出其不意,这才哄堂大笑的。”

圆娘又问道:“这可是奇了,自古以来酒可以入诗,鸡豚可以入诗,菰米可以入诗,为何馒头不可?不仅不可还要被笑呢?”

苏轼闻言笑道:“难怪嬷嬷想起这件旧事来,当时你叔父也是如此问的,你们真乃知己也,为师看来以馒头入诗没什么不可以的。”

苏轼说的大义凛然,苏迈却觉得父亲话里有水分,他不禁幽幽插言道:“难道那群人里不是爹爹笑得最大声,直接把叔父笑崩溃了?”

苏轼尴尬的轻咳两声:“谁还没个年少轻狂的时候?!”

圆娘笑着解围道:“从夏雨到馒头,果真让人始料不及。”

辰哥儿不关心联句,他张口便问:“让叔父如此惦记的馒头到底是何模样?好不好吃?!”

苏迈敲了他的脑门一下道:“你还真会抓重点,哪里就真有馒头摆在那了?!”

苏轼轻轻摇了摇头,打断道:“还真有!当时你们叔父正独自啃蕈馒头吃。”

“啊?好吃吗?”辰哥儿好奇的问道。

苏轼摸了摸下巴,回道:“人间最好吃的馒头莫过于蕈馒头。”

王闰之道:“既如此,那咱们夕食便用蕈馒头吧。”

任嬷嬷道:“柜子里还有一些干香蕈。”

厨娘道:“今日采购的新鲜香蕈还没用呢。”

朝云净了手道:“快用温水泡发些干蕈,干的鲜的都会用到的。”

大家喝完奶茶又风风火火的忙碌起来,苏轼扛着圆娘带领着苏迈兄弟往书房走去,砚青正迎面走来道:“郎君,陈州来信了。”

苏轼大喜过望,他将圆娘放在书房竹椅上,转身边撕信件边笑道:“子由难不成长了顺风耳?真是说曹操曹操的信就来咯。”

苏轼览罢信件,望了望砚秋手里的小方匣子命他打开,里面花花绿绿的盛了不少小玩意儿。

苏轼笑道:“是宛娘送给圆娘的小礼物。”

嗯?圆娘好奇的凑过去一看,是陈州流行的小玩具,还有一个香香的荷包,荷包旁叠放着一张纸道:“圆娘你好呀,这是我第一次握笔写信,会的字不多,但想说的话不少。”其中字迹有的工整,有的稚嫩,想来宛娘在写信的时候有向家中兄姊求教,一个憨态可掬的小娘子模样生动活泼的跃然于圆娘眼前。

圆娘继续往下看,只见宛娘写道:“这是我在上元节买给你的礼物,望你能够喜欢,或者你来陈州,咱们再去买好玩的,荷包是阿娘做的,香料是我填的,香香的,很好闻。”

圆娘眨眨眼,笑了。

礼物不算贵重,但装的都是宛娘满满的心意。

她虽未见过苏辙的家人,但苏氏兄弟兄友弟恭的手足之情一直是她非常羡慕的,师父是好人,师父的侄女也如此可爱。

圆娘摸着香囊郑重说道:“我要给宛娘回信。”

于是,她坐到自己位置上开始一板一眼写字,她会的字倒是很多,但有繁简之别,到时候再让师父帮她修一遍,她再誊写一遍即可,信上写了她在苏家的趣事,在学堂的囧事,还有新喝到的红豆奶茶,洋洋洒洒一大篇。

她虽然未见到宛娘其人,但已经十分想和她做好朋友了。

据辰哥儿说,宛娘跟她同岁,只比她大半年,她真想快点见到宛娘啊。

最后,她将信交给苏轼修改,自己猫到一旁给宛娘挑礼物,左挑挑右挑挑总觉得不够好,她抬头问辰哥儿道:“二哥,宛娘喜欢什么?”

辰哥儿挠了挠头道:“弹弓?”

苏迈拍了拍他的肩膀道:“那是你喜欢的!宛娘的话给她带一对泥塑小人儿,还有杭城的藕丝糖,还有你们小女娘不都喜欢小包包嘛!”

圆娘听得频频点头,但总觉得少了什么。

辰哥儿又道:“今日咱们喝的红豆奶茶不错,不如给宛娘妹妹寄些。”

圆娘一拍大腿道:“好主意!”

于是,苏轼痛失一头奶牛钱!

因为牛奶太贵了,他弟弟生活拮据,肯定舍不得买!他叫人将牛买好了给他们送过去,又问辩才讨了些发酵茶叶和圆娘写的烹茶方子,一道给人送过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